1988年,不为房价困扰的年代,人们如何对抗通胀

北京章哥,房地产从业20年,通晓业内门道,我不做所谓的“专家”,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。

1988年,不为房价困扰的年代,人们如何对抗通胀。

一、

很多人有一个误区,就是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没有通胀的。

其实这个观点不对,因为通胀和通缩是永远存在的,此消彼长。一边是商品,一边是货币,永远也不可能做到绝对平衡。

1988年,不为房价困扰的年代,人们如何对抗通胀

当然,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政府也不会无限超发,那就是自寻死路走向崩溃了。但是通胀也是必定发生的,因为现代货币都是以政府信用为支撑基础的,理论上想印多少都行,无上限。而任何一个政府,在紧急缺钱的时候都是有超发的意愿的,这既是人性,也是社会性,无可避免。

中国之所以在过去感受不到通胀,那就是因为计划经济,把各种物资的供应量都控制住了,让你拿着钱也买不到。既然钱花不出去,那也就无所谓什么通胀了。但这种叫“隐形通胀”,也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商品,白白消耗掉时间精力与不满的情绪,这些都是为了得到商品而付出的成本。

二、

中国在1962年曾经渡过了一段比较严重的货币超发时期。

具体原因其实谁都知道,三年自然灾害,导致农业减产工业受挫。那生产不出东西自然就是财富总量减少,社会上商品不足的同时,国家所能收到的财政收入也自然大幅减少。

可是,财政收入虽然减少了,支出却要加大。因为人们生活在困难之中,作为社会主义的政府,有责任帮助人们渡过难关。那无论是购买粮食还是以工代赈,都是需要花钱的,于是货币发行量快速的增长。

简单说吧,到1962年陈云再度出山的时候,人民币在社会上的总量已经是130亿元。这个数字在今天看上去不多,但这是60年代啊,人均工资30多块钱的时候。而当时的社会需求量是多少呢?区区70亿元。也就是说,当时的超发量达到了60亿,多印了小一倍的钱。

之所以没有引发明显的通胀是两个原因,第一就是实在没什么可买的,物资供应少,有钱花不掉。第二就是这些钱掌握在高收入群体中,人数并不多,基本都是高级知识分子、高级领导干部和著名演员等等。还有就是一些高级技工,因为技术好,从解放前就拿高工资。解放后的新中国不能降低工人阶级的待遇,所以高工资就保留了。但这些高薪工人的比例不高,在工人阶级中是极少数,只限于上海天津武汉等地。

陈云掌握了这些数据情况之后,自然知道其中的隐患。虽然说贫富不均,大多数老百姓(主要是农民)并没有余钱。但是这60亿的数额还是实在太大了,尤其是大都掌握在城市居民手中,一旦猛虎出笼,对社会经济将是重大的冲击。

于是,陈云立刻做出安排,将以“伊拉克蜜枣”为主的不限购商品铺向市场。这所谓的蜜枣其实就是现在的“椰枣”,个头儿大含糖量高,在那个缺乏副食的年代很受欢迎。其他的还有古巴黄糖和阿尔巴尼亚烟,这些商品也不限购,主要针对稍有些闲钱的平民阶层。

那针对富裕阶层呢,陈云推出的商品是“点心”。没错,就是普通的点心,但在那个年代就不普通了。不仅价格高达5块钱一斤,在工艺上也是精工细作,尽量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。这样才能唤醒高收入群体的购买欲,从而拿出大量的储蓄来消费。

就在这种全国统筹的安排之下,陈云迅速的回收了大量超发的货币。当时有人曾提出质疑,说这样做是放大了社会的不公平,让钱多的人得到了享受。

但是,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,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和行为。虽然有一些副作用,但是陈云迅速的压制住了通胀,使得超发货币这只笼中虎没有伤害到普通百姓,否则一旦物价失控,那遭受损失最大的还是钱少的百姓,能买到的商品更少。

高价商品还不限购,不仅能快速回笼货币,而且相当于向高收入家庭收了一道“通胀税”。而普通家庭呢,反正没多少钱,可以少买或不买,这种税也就更加收不到低收入群体头上。

三、

中国再一次高通胀时期是在1988年前后,这次是以邓公为首的领导层解决了危机。

起因就是改革开放之后,经济迅速增长,而作为促进流通的货币也就大量的被超发,否则将阻碍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。

可是,在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为主体的时代,大多数商品仍然在管控之中。于是,既要保证民生和基础,又要让价格杠杆发挥调节作用,高层采用了“双轨制”。这具体的来由和发起就不谈了,很复杂的决策过程。

简单说吧,所谓双轨制,就是在原有的计划内标准价格之外,再增加一条轨道,执行市场价格。目的是先保住民生基础,然后逐步放开,最终实现市场化。

这种政策的设计非常好,确实有效的避免了市场动荡。当然,部分领域因为计划内外的价格差过大,也催生了倒买倒卖的官倒儿现象,引发了社会上的一些不满情绪。

比如当年的钢材价格,计划内价格和市场价能差一倍以上;而原油更邪乎,竟然能达到5倍。在这种暴利之下,有能力拿到批文的自然大发横财。另外,这些计划内管制的基本都是大宗原料和重要物资,那经过生产流通环节放大之后,逐渐的也就体现到了终端市场零售价格上。

当年其实中央也都做出了预案和管理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财政来补贴商品价格,目的就是减轻百姓的生活压力。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,财政的压力越来越大,从1978年的占比8%,到1986年就达到了20%以上,而且攀升速度越来越快,中央财政不堪重负。

于是,为了彻底解决双轨制问题,高层在1988年夏天决定放开价格管制,让市场来进行调节,这就是著名的“价格闯关”。紧接着,从肉菜蛋奶糖到电器和日用百货,几乎所有的消费品价格都开始上涨,暴涨。

那问题来了,当年的百姓们为什么要抢购?很简单,市场上的钱多,而商品供应量不足,那人家就预测钱要变毛。物价闯关的政策不能说是错误的,但是时机不对,等于是在大家都怀疑物价要涨的时候,物价放开了,那各个商家肯定是煽风点火呗,物价真的涨了。

姜昆曾经有个相声说的就是这种情况,买了一屋子的柴米油盐酱油醋,甚至是一被窝儿的芝麻酱,就是防备涨价。这还真不是夸张,我印象中当年发生过一起轰动全国的火灾,规模很小,只是烧了一户的房子。但是起因却很搞笑,竟然是因为这家囤积了几百上千盒的火柴!

这种抢购风波一直持续到秋天,十三届三中全会之后,全国的治理整顿工作开始展开,事关老百姓基础生活的商品价格又开始被部分的进行限制,物价平稳,抢购潮这才逐渐平稳。这其实就是“隐形通胀”和“显性通胀”的交替展现,只要货币发的多了,那就一定会以某种形式体现出来,就看怎么管理和防范了。

四、

那货币超发,也就是通胀有没有可能完全消除?理论上当然是有可能的,但现实中不能这么做。首先是货币发行量不可能测的那么准,投放的领域和流通的渠道更是无法精准控制。其次是在经济社会中,温和的通胀也是必须的,这样才能刺激消费,否则经济就不增长了。

货币超发其实不算什么危机,关键是看把放出来的水引向何方了。像当年陈云那样,引向了糕点等副食消费,那吃完了也就没了,货币回了笼,也没对经济造成危害。而如果没控制住,流向了日用消费品,那就是物价普涨了。

房子是不是个蓄水池?当然是,否则那么多的信贷资金还有什么商品能承受的住?所以说,房价上涨当然不能说是好事儿,但确实是在某些阶段也承担了很大的经济功能,有利有弊。

前几年我去朝鲜,发现了一个挺有趣的事儿。那里没人炒房,但是很多人都穿金戴银的,金戒指金项链的都晃眼。我开始不太理解,以为这是某些阶层的炫富。后来知道也不完全是这原因,这也是他们的高层为稳定经济的手段,引导富裕阶层把闲置资金投向黄金,稳定了市场价格也回笼了货币,和咱们当年的伊拉克蜜枣以异曲同工的效果。

五、

总之吧,老百姓未必懂得什么经济原理,但所有人都会本能的用商品来抵抗货币的超发。这无所谓对错,只是一种避险和维护财产的手段。至于在每个阶段所选择的对象未必相同,就看自己的判断了。

仅供参考。

关注“章哥说买房”公众号,有房产相关问题,点击“免费咨询”私信提问即可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似水流年那年热点

年少时也曾经偷偷看过手抄本《少女之心》

2023-4-15 23:47:45

似水流年

我的美食——煎馒头片配上麻酱和白糖

2023-4-17 23:20:28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购物车
优惠劵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