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龙八部只有三位主角,为何叫“八部”?

金庸笔下最出圈的作品无疑是“射雕三部曲”,那《射雕英雄传》《神雕侠侣》以及《倚天屠龙记》堪称部部经典,三部曲的剧情环环相扣,着实是妙不可言,在有了三部曲的基础后,金庸后来又创作出了他的生涯巅峰之作《天龙八部》,只是相对于三部曲而言,此作的剧情却多了几分晦涩,这一点从书名就能看出来。

那三部曲的书名根本无需推敲,你都大致知道他要写怎样的故事,比如《神雕侠侣》,那多半就是围绕一对侠侣展开,可这《天龙八部》又是何意?

后来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才知道所谓的“天龙八部”是佛门用语,比如《法华经:提婆达多品》中就提到过:“天龙八部、人与非人,皆遥见彼龙女成佛。”

而那所谓的“八部”即是指“八部众”,它们分别是:“一天众、二龙众、三夜叉、四乾达婆、五阿修罗、六迦楼罗、七紧那罗、八摩睺罗伽。”

也正因为如此,有的读者认为这八部众是与书中的角色一一对应。

有人分析,其中天众对应的是主角中的大哥萧峰,他的人设就如同“天神”一般,即“帝释天”,他人品、武功俱佳,在书中几乎是所向披靡的存在,他的人生几乎没有什么污点。

乾达婆则对应阿朱,这个角色擅长于易容,给人一种变幻莫测之感。

阿修罗则对应慕容复,他是帝释天的敌人,而又不敌帝释天,正好与慕容复在书中的定位相符。

余下的几人中,迦楼罗则是鸠摩智,紧罗那是阿紫,摩呼罗伽是虚竹,龙众是段誉,夜叉则是四大恶人。

这是比较主流的一种解释,不过这并非金庸本人的解释,在笔者看来,这样的解释可以说是有些牵强的,毕竟论戏份和角色定位而言,那四大恶人如何能与其他几个角色相提并论?

就拿书中的主要角色来说,丁春秋、无崖子、天山童姥、李秋水这属于逍遥派一脉的重要角色居然没有一个对应八部众,是否说不过去?要知道三位主角中,段誉和虚竹能够蜕变为绝顶高手可都是因为逍遥派的武功。

而金庸在新修版中其实给出了自己的解释,所谓的八部众与书中角色对应一说,根本是无稽之谈。

至少在开篇的“释名”中,他介绍那八部众时,就提到过这么几句,以天众为例,他是这么说的:“‘天’是指天神。在佛教中,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,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更大、更长久的福报而已。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,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,也是要死的。天神临死之前有五种征状:衣裳垢腻、头上花萎、身体臭秽、腋下汗出、不乐本座(第五个征状或说是‘玉女离散’),这就是所谓‘天人五衰’,是天神最大的悲哀。帝释是众天神的领袖。”

你看,他仅仅是解释了这名词的含义,并没有交代天众与哪个角色对应。

说白了,这解释等于压根什么都没说,至于他真正为此书设置“天龙八部”之名,其实是源于自己“玩脱了”,或者说是“写崩了”。

一、天龙三兄弟的故事

其实说《天龙八部》有三位主角,或许还有人会不认可这种说法,因为这部作品的主线剧情其实是有明显的割裂感的。

天龙八部只有三位主角,为何叫“八部”?

(萧峰、段誉剧照)

比如这部作品的前十三回基本都是在写段誉的故事,段誉从一个无名之辈,意外习得逍遥派的北冥神功与凌波微步,摇身一变成为绝顶高手,又被鸠摩智带去曼陀山庄,继而成了王语嫣的跟屁虫。

接下来的十几回中,段誉则被雪藏,主角又换成了萧峰,接着故事便围绕萧峰的身世之谜展开,他也从丐帮帮主变成了辽国的大王。

再到原著第二十九回中,虚竹才正式登场,要知道这本书总共都只有五十回而已,而在接下来的十几回中,虚竹也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和尚成长为了绝顶高手。

最终三位主角的故事在少室山大战时汇成一线,三兄弟齐心对抗三大反派的桥段让人看着热血沸腾。

天龙八部只有三位主角,为何叫“八部”?

(虚竹剧照)

可话说回来,这故事与《天龙八部》这书名有什么关系呢?

毕竟那《神雕侠侣》剧情过半时,杨过就已经遇上了那只神雕,并且他也明确了自己非小龙女不娶,所以接下来的剧情多半是围绕杨过和小龙女如何成为世人敬仰的“神雕侠侣”而展开了,后果真如此。

可《天龙八部》这书名却让人看着一头雾水。

有人说三位主角分别对应八部中的帝释天、龙众和摩呼罗迦,这是否合理?

二、对应不上的命运

所谓的帝释天、龙众和摩呼罗迦就是“八部众”中的其中三部。

八部众包括一天,二龙,三夜叉,四乾达婆,五阿修罗,六迦楼罗,七紧那罗,八摩呼罗迦,那“天”就是帝释天,龙即龙神。

可三位主角的命运真的能与这些身份一一对应吗?

先看萧峰,那帝释天是如何解释的?原著开篇第一回就提到过:“‘天’是指天神。在佛教中,天神的地位并非至高无上,只不过比人能享受到更大、更长久的福报而已。佛教认为一切事物无常,天神的寿命终了之后,也是要死的。”

乍一看,似乎是那么回事,萧峰确实是书中唯一一位被写死的主角,哪怕他有一身神功,最终却是以断箭自戕身亡。

再看龙,书中提到:“佛经中的龙,和我国传说中的龙大致差不多,不过没有脚,有时大蟒蛇也称为龙。事实上,中国人对龙和龙王的观念,一部分从佛经中而来。佛经中有五龙王、七龙王、八龙王等等名称。龙王之中,有一位叫做沙竭罗龙王,他的幼女八岁时到释迦牟尼所说法的灵鹫山前,转为男身,现成佛之相。”

似乎也对应上了,因为段誉不仅是天子,是真龙,在新修版中,金庸甚至续写了他后来的人生,说是当了四十年皇帝之后选择了出家。

接着看虚竹对应的摩呼罗迦,金庸是这么解释的:“‘摩呼罗迦’是大蟒神,人身而蛇头。”

就这么一句,似乎这就与虚竹没有半点关系了,甚至别说是虚竹了,这个形象与书中的任何一个角色都对应不上,要说与蛇有关的高手,那是《射雕英雄传》中的欧阳锋,和《天龙八部》毫无关联。

退一步说,即便三位主角能够对应天龙八部中的其中三部,那余下的五部又该对应哪些角色呢?

非要说的话,其实说《天龙八部》只有三位主角也不对,毕竟正如前文所言,说萧峰、虚竹、段誉这三人是主角,只是因为他们三人都是正派,且成了结拜兄弟,也有不少戏份,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他们的戏份够多。

若只以戏份而论,那慕容复与游坦之的主视角剧情也有不少,他们又该对应余下五部中的哪一部呢?

似乎无论怎么看,都对应不上。

三、天龙八部的含义

其实大多数人在考虑这个问题时的方向就错了,所谓的天龙八部根本不应该是某个角色对应某部众,而是应该将整个故事视为一个整体来看。

金庸在开篇的释名中其实就已经解释过这一点,他是这么说的:“‘天龙八部’这名词出于佛经。许多大乘佛经叙述佛陀向诸菩萨、比丘等说法时,常有天龙八部参与听法。如《法华经·提婆达多品》:‘天龙八部、人与非人,皆遥见彼龙女成佛’。‘非人’是形貌似人而实际不是人的众生。‘天龙八部’都是‘非人’,包括八种神道怪物。”

这里就明确了,所谓的天龙八部都不是人,又如何会与书中之人对应呢?

接着金庸又提到一句:“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,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,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,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。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,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,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。”

真相大白,所谓的“天龙八部”指的就是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登场的芸芸众生,金庸要写的是各种因人而起的悲剧,而不是让某八个角色分别对应天龙八部中的某一部,继而去一一对应的叙述他们的故事。

其实金庸早已解释过这件事,只是多数人在品读原著时都习惯性的跳过“释名”的部分,才造成了这样的误会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电视剧经典老歌音乐故事

怀旧电视剧金曲2003浪漫的事片尾曲最浪漫的事·赵咏华

2024-4-6 18:14:22

人物轶事

石班瑜配音的经典角色:他并不只是“周星驰御用配音演员”

2023-4-6 18:26:00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购物车
优惠劵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